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暗格app图标 > 新闻动态 > 政治漩涡中的高岗夫人李力群

政治漩涡中的高岗夫人李力群

发布日期:2025-05-22 13:51    点击次数:118

李力群,生于1920年12月,逝世于2020年4月,籍贯江苏省睢宁县。他在1937年10月投身延安的革命事业。翌年春,在毛泽东的保媒下,他与高岗喜结连理。1946年6月,李力群随高岗调至中共中央东北局办公厅,并投身于创建东北第一育才小学,并担任该校校长一职。自1953年4月起,李力群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教育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调配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学生管理司等机构履职。高岗不幸离世后,李力群屡经风雨,每逢政治运动,她都未能幸免于难。幸而,在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照下,她和她孩子们多次化险为夷。晚年,李力群就丈夫高岗的问题向中央领导和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诉。追求历史真相。

李立群在延安与高岗喜结连理;她在东北创办育才小学,其卓越贡献更赢得了毛泽东的由衷赞誉。

“我们之间并无情感基础,甚至未曾恋爱,就这样简单结婚了。”两人共同生活了14年,育有五个孩子。

“李力群声名远扬,她创办的东北育才学校,养育了众多干部和军人的子女,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李妈妈’。”李力群离世后,在悼念她的灵堂中,她的学生们共同献上了花圈,花圈上写着:“铭记养育之恩,永远怀念李校长。”

高岗因“高饶反党联盟”“畏罪自杀”后,毛泽东等一直关心着李力群和他的孩子们

“我一生做了许多有益革命的好事,也犯下了一些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你的错误。如今,我的问题牵连到众多人,我如何能对得起他们!不如一死了之。”毛泽东听闻高岗自杀后,长叹一声,“此人斗争性强,性格刚烈……这样的结局,我感到遗憾,这事情怪我啊!”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将高岗、饶漱石开除出党,并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你无需忧虑,他与他,你与你,他的思想出现问题并不代表你这位革命战士亦然,高岗的子女将由组织抚养。”毛泽东当时规定,每月按每个孩子4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并配备了炊事员、司机以及一所四合院。高岗自尽后,彭总站在遗体旁,愤然跺脚道:“唉!你如此刚强!你的离世实在可惜,太可惜了!”高岗去世不久,彭总派遣一名军人翻墙进入李力群家中,询问孩子的情况,了解家中是否有困难。1962年春天,林总还派人送来粮油,并带孩子们观看电影。林总在见到李力群时表示:高岗能干,既懂农村又懂军事。在东北局任职期间,若没有他在后方支持,我们无法打赢土匪、完成土改、补充前方部队……我无法取得胜利。毛主席一直非常器重他、重用他。谁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离世。”

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被撤职罢官,李力群被要求揭发彭德怀与高岗阴谋夺权的问题

1959年庐山会议风云突起,彭德怀在会议上,被扣上了“反党”的帽子。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彭德怀在庐山的活动被称为是“高饶反党联盟的继续和发展”,彭德怀被称是“漏网的高饶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于是,“高饶联盟”又演变为“彭高联盟”,把彭德怀说成是高岗的后台。庐山会议后,已远离政治的李力群还是被牵连。一天,安志文(安子文之弟,高岗原秘书)突然到李力群工作的劳动部,将她接回家里,宣布“不许再上班了”。安志文正告李力群: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反毛主席、反党。你根据我给你的提纲在家好好想想彭德怀与高岗的关系、彭德怀与其他人的关系。”几天后, 安志文又把李立群接到彭X家, 在场的还有安子文等。彭X說: “今天找你來, 问问高岗与彭德怀的关系。你知道彭德怀与林彪、陈云的关系吗?”李力群吓得直哭, 说: 彭老总和高岗接触时间最多的是1950、1951年,他们在房间里一谈就是一天一夜,门前站着两道岗,别说我,连秘书都不让进,我哪能知道他们是如何勾结,怎么反党的?” 彭X說:“我只是随便问问。” 安子文接著說:“不知道就算了。不要对外讲。” 这样, 李力群在家被关了三个月要求她写揭发材料。

彭总在庐山会议上坚决拒绝承认自己是高饶反党集团成员,不过后来也检讨了与高岗交往时犯了错误:一是当了高岗的义务宣传员,在一些场合讲过高岗的好话;二是在和高岗谈话时,议论过一些领导同志的缺点和错误,被高岗利用;三是对高岗的问题逐渐有察觉,产生了疑问,但没有及时向党中央报告,本想等1953年12月军队高干会议结束后再反映,可会议还未结束,高岗的问题便暴露了。但彭德怀的检讨并未得到认可。刘少奇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曾这样说过:“彭德怀的错误不只是写了那封信,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写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并不算犯错误。”“庐山会议之所以要展开反对彭德怀同志的反党集团的斗争,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更主要的不是高岗利用彭德怀,而是彭德怀利用高岗。因而,“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1962年,党内又出现了“以小说反党”事件,把小说《刘志丹》定为“西北反.党集团”的“纲领”,安志文再次隔离李力群三个月要求她揭发该问题。

1971年,被下放到地方的李力群向中央递交了一封信,期望能够解决其工作上的困境。对此,毛泽东作出批示,决定将李力群召回北京,并安排其在教育部门担任职务。

在文革期间,李力群的子女们被分派至河南、湖南、甘肃等地进行农村插队,而李力群本人则被遣送至安徽的“五·七干校”参与劳动。李力群回忆道,周恩来总理曾有意安排她到劳动部任职,考虑到部长马文瑞系西北人士且曾是高岗的部下,总理相信他能给予关照。

然而,总理发现马文瑞并未如预期般照拂李力群,甚至将她的行政级别从11级降至13级。因此,周恩来再次作出指示,将她调至教育部“五·七干校”。在特殊时期,这样的下放实际上是对李力群的一种保护措施,以避免受到群众组织的冲击。1971年,李力群向中央写信,寻求解决工作问题。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亲自下令将李力群从“五·七干校”接回北京,并对其工作和生活给予了特别的关照。随后,李力群及其子女们陆续返回北京。周恩来亲自为李力群一家选定了住所,并为孩子们补发了生活费,总计补发金额高达一万元,相当于当时每个孩子40块钱的补助。

“若无主席与总理的关照,我一家恐难有今日之局面。”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后,李力群恢复了其原有级别。自1987年起,她离职休养,按照副部长级待遇享受医疗福利,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力群持之以恒地向中央领导人写信,其志在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历经高岗先生自尽之事后六十余载,李力群女士屡次向中央领导及相关部门致信,不懈追求高岗事件之公正解决。她的衷心所愿,不过是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高岗,实事求是地为其作出结论,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1999年3月,高岗的秘书赵家梁向党中央上书,倡议“重新审视高岗反党事件”。尽管重启高岗案的调查步履维艰,李力群却未曾气馁,始终如一。她晚年的日常,便是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搜集资料,梳理思路,年年向党中央上书,期盼中央能在适宜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高岗蒙受的不公。她撰写了《紧密团结在毛泽东同志周围》、《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难忘的回忆》等文,追忆高岗先生为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高岗事件的真相。李力群及其子女对于解决高岗问题,持着“永不放弃,亦不急功近利”的坚定立场。

李力群的不懈奋斗,终于赢得了中央相关部门的关注。2004年6月初,中组部及中纪委等部门的负责人代表党中央亲切慰问李力群,并表示:中央高度重视高岗同志的问题,已组织人力投入,历经三年时间,查阅了五百余份档案。高岗同志在西北、东北根据地的创建以及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的战斗中,确实作出了重大贡献,令人深感敬佩。然而,关于高岗同志的问题,系1955年党的代表大会所定,目前尚不宜平反。当然,若此事发生在今日,处理方式亦不会如此。2005年,正值高岗同志百年诞辰,其家人更换了位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的墓碑,碑上终得刻上高岗同志的姓名及生卒年份。2006年中秋佳节,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专程前往探望李力群。2020年,李力群不幸离世,中央领导同志以不同形式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慰问。

2020年4月6日,李力群同志走完了她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旅程。世人赞誉她“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丈夫”。李力群同志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全国解放事业中,贡献了她的积极力量。作为东北第一育才小学的首任校长,她不懈努力,致力于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对建国初期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李力群同志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尤其是党的教育事业,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这是2020年7月31日,李力群同志悼词中的真挚表述。